首先要明确有没有基础的肝脏疾病,比如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另外还要排除有没有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红细胞衰老后,释放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的血红素经体内代谢为不溶于水的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经肝脏形成可溶于水的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随尿排出体外。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

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黄疸的主要依据,有助于肝胆疾病和血液疾病的诊断。血清胆红素高是指血清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中一项或或多项超过正常参考值,血清胆红素高时尿液中也会出现相应改变。
可用于判断黄疸的类型和程度。肝前性黄疸也就是溶血性黄疸,多种原因造成溶血,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间接胆红素,超过肝脏的转化排泄能力,引起血液当中的胆红素偏高,并且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其次是肝细胞性的黄疸,多种致病因素造成肝细胞的破坏,引起胆红素的升高,并且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同时升高为主,比较常见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在一些重型肝炎当中,胆红素往往明显的升高。
是判断病情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肝后性的黄疸,也就是梗阻性黄疸,多种病因如肝胆系统的结石、胰十二指肠部位的肿瘤等造成胆管的梗阻,导致胆红素的排泄功能障碍,引起胆红素偏高,其中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要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性诊断以及鉴别黄疸的类型,进行基础病因的治疗,同时加强退黄治疗。不同类型的黄疸,预后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