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在儿童5~6岁左右的时候,在乳磨牙的后方长出往往被误认为是乳牙,而没有保护好被称为“六龄齿”的人生第一颗恒牙,往往被误认为是乳牙,而没有保护好。医生提醒,这颗牙在人的一生中承受的咀嚼力最大,保护好它至关重要。

多数人不知“六龄齿”是恒牙
12月26日,在热线电话中,一位母亲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孩子今年6岁了,本来已经到了换牙的阶段,可是在牙齿的后面又新长出来一颗牙,而且质量不太好。
“这就是人们普遍认识不清楚的‘六龄齿’,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是孩子又长出了一颗乳牙,都不去理会。”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孙晓菊指出,“其实这是人生的第一颗恒牙,我们提倡要重点保护这颗牙齿,原因很简单,这颗牙在人的一生中承受的咀嚼力最大,在咬碎、研磨固体食物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孙主任介绍,因为这颗牙往往在儿童5~6岁左右的时候,在乳磨牙的后方长出,所以称为六龄齿,其实它就是第一颗恒磨牙。因为六龄齿的咬合面大,牙尖高耸,小窝和裂沟深而细小,所以很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并形成菌斑。刷牙时,这些部位很难清洁干净,易发生龋齿。

“临床上遇到许多患儿刚刚萌出的六龄齿就已经龋坏很深,甚至感染到牙髓组织了,很多家长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长出恒牙,将六龄齿误认为是早晚要替换掉的乳牙,而未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检查治疗,影响孩子的牙齿健康。”孙主任说。

用“窝沟封闭法”保护六龄齿
孙主任介绍,因为这颗恒牙长出的时间比较早,作用又很大,所以医生提倡使用“窝沟封闭法”保护这颗重要的牙齿。
建议当六龄齿萌出,龋齿尚未发生时,及早到医院采取预防性措施,常用方法为“窝沟封闭法”。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做口腔检查是十分必要的。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每日早、晚各1次,刷牙时着重刷净六龄齿。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有些龋齿需借助口腔器械才能被发现,及时填补,及早治疗,才有助于牙齿的健康。 本报记者 孙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