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呼吸法 跑步呼吸法 跑步时应该如何调整呼吸

2019-01-20 - 呼吸法

跑步的好处很多,我们熟悉的运动莫过于跑步了,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跑步我们应该如何来选择呼吸,其实跑步呼吸法还是很重要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跑步呼吸法有哪些吧!

腹部呼吸法

跑步呼吸法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简单的呼吸方式,而是一种需要我们不断调节的呼吸方式,不然可能导致我们跑步时呼吸不畅。

跑步的呼吸方法

错误的跑步呼吸方式会导致跑步时上气不接下气,不但会影响跑步质量,而且会对身体的气体交换产生阻碍。

腹部呼吸法

工具/原料

舒适透气的运动服、运动鞋。

方法/步骤

控制跑步速度:对于非运动员而言,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训练爆发力,而是锻炼身体。爆发力的训练会使体内产生过多乳酸,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慢跑式的有氧运动步伐为一种较好的跑步方式。

跑步时呼吸一定要平稳:跑步时,双脚步伐的节奏与呼吸节奏要相互协调,一般而言,可以采用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

用鼻吸气,口呼气:这种方式,会避免呼吸交错而造成的吸气不足的状态。

采用腹式呼吸法:众所周知,瑜伽的腹式呼吸法是非常有效的调节呼吸的方式。腹式呼吸就是所谓的气入丹田(下腹部)的呼吸调节方式。学会这种呼吸方式,还是随时随地地运动自己的腹部,轻松甩掉腹部赘肉。

选择合适的天气:需要注意的是,雾霾天气近来袭入全国,虽然晨跑是有效的运动时间,但爱好跑步者也要注意早晨也是雾霾严重的时候。所以,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做好防范工作。

跑步式锻炼需要大家长期的坚持,这样才会有较大的收获。希望大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若想练习长距离跑步,呼吸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很多人跑步坚持不了多久,并不是心肺耐力不够,而是呼吸跟不上。“在日常生活或运动量较小时,通过鼻子呼吸,可以让空气在鼻腔内加湿加温,呼吸起来不费劲也比较舒服。

然而进行跑步等中等强度锻炼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会大幅增加,而气道阻力也在加大,同时气体交换速率加快,若光用鼻子呼吸,一方面单位时间内充盈到肺部气体少,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容易引起呼吸肌疲劳,很快就跑不动了。所以,建议人们在跑步时,采用口鼻并用的呼吸方法,做到同时呼、吸。”

但现实中,很多人进行运动时不敢用嘴吸气,害怕“吃进冷空气”,引起肺部、腹部疼痛。矫玮解释说:“运动时人体代谢增强,内脏温度也会升高,所以吸入冷空气不仅不会让人难受,还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但确实有些人鼻嘴同用时,会出现肺部不适。这可能由于心肺功能不够,或呼吸方法不对。说到底,这是身体在发信号,告诉你运动强度过大了。”

正确的跑步呼吸要讲究节奏,要和步速协调起来。一般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较适合中等强度的步速。同时,呼吸要均匀,吐气要干净,好作深呼吸,以确保氧气在肺部充分交换,也更容易配合步伐频率。

相关阅读
  • 唱歌呼吸法怎么练

    唱歌呼吸法怎么练

    2019-01-20

    唱歌的时候呼吸均匀是最重要的,那么你知道唱歌呼吸法应该怎么练习??下面是学习啦!让小编我告诉你们一些唱歌呼吸的一些好方法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哦!唱歌呼吸法的方法一(1)叹气式吸气:大家知道,叹气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现象,它是放松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以便更好的吸入气息。具体做法是先叹后吸。

  • 道引呼吸法 分娩呼吸法真的可以减轻分娩疼痛吗?

    道引呼吸法 分娩呼吸法真的可以减轻分娩疼痛吗?

    2019-01-20

    说起生孩子,很多准妈妈最害怕的就是分娩时候的疼痛,所以减轻疼痛就成为每个妈妈的愿望。而我们经常在视频上看到国外的很多分娩画风却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他们背后拥有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拉玛泽分娩呼吸法!拉玛泽分娩法也被称为是心理预防式的分娩准备法,这种分娩方法会从怀孕七个月开始一直到分娩。通过对神经肌肉的控制、产前体操以及呼吸技巧的训练。

  • 圣墟呼吸法排名 1000米跑步技巧呼吸法推荐

    圣墟呼吸法排名 1000米跑步技巧呼吸法推荐

    2019-01-20

    说起1000米的跑步,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是长跑中比较难的一个了,进行长跑的时候,人们必须要注意调整呼吸,这样跑完全程才不会让自己感觉非常的劳累,另外就是要注意速度,不能猛冲。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1000米跑步技巧呼吸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1呼吸的方法:一般我们采用嘴和鼻同时呼吸,不单用嘴呼吸或鼻呼吸。

  • 自然呼吸法 跑步技巧:正确跑步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 跑步技巧:正确跑步呼吸法

    2019-01-20

    人们刚刚开始跑步时,速度较慢,处于热身阶段。此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大,用鼻子呼吸就可以应付。随着跑步距离越来越长,速度越来越快,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会大大增加,此时,光用鼻子呼吸已经不能满足氧气供给的需要。如果光用鼻子呼吸,还容易引起呼吸肌疲劳。所以,就需要嘴与鼻子协同配合,以此来增加氧气的供应,并缓解呼吸肌的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