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宝妈都希望看到宝宝健康地成长,但婴幼儿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而“感冒”可以说是在宝宝身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
婴幼儿感冒的症状轻重不一,往往与年龄和所感染的病原体有关。我们可以把常见的症状分成两类,一类是所谓的“局部症状”,包括流鼻涕、喉咙痛、咳嗽等等,而另一类则是全身症状,最主要的就是发烧、头痛、精神萎靡,甚至包括抽搐

宝宝感冒后,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并获取医生的指导自然是最佳选择,但如果一时没有就诊的条件,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排除万难立即就诊呢?那就要看宝宝的精神状态。
如果精神状态良好,能吃能喝能玩,常常不需要药物治疗,可以先在家里观察,多休息、多喝水、保持空气温度适宜,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宝宝症状。最好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因为“普通感冒”往往是病毒感染,抗生素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还有可能引起药物副作用。

当宝宝全身症状很明显时,宝爸宝妈们就必须多一个心眼了。“普通感冒”也可以有发烧的症状,但往往3~5天内就能好转,流鼻涕和咳嗽可能会持续2-3周的时间。
6个月到4岁的孩子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还有可能发生抽搐,因此当宝宝体温很高时,可以使用美林等药物缓慢地降低体温,要注意不要降温太快,否则宝宝一身大汗很容易导致脱水。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捂被子发汗的方法,因为出汗是体温降低的结果而非原因,在宝宝的体温上升期用被子捂不仅不能出汗反而还有可能造成婴儿的捂热综合征,造成不良后果。
但如果3~5天都不好转,或者全身症状就很严重,特别是对于1岁以内的孩子而言,有时候虽然体温升高不明显,但很明显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不想动弹,就要考虑可能是继发了细菌感染、“流感”或者“败血症”,此时应该立即带孩子就医。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感冒发烧虽然很常见,但也要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