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承德11月5日电(石峥 李平文 姚志红)一排排标准化温室大棚里,一畦畦碧绿的鲜姜秧苗长势茂盛,一群群菜农正在地忙碌地挖垄、收姜,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11月1日,记者带着疑惑走近平泉县榆树林子镇郑杖子村温室蔬菜大棚,亲眼目睹了菜姜引种栽培试范成功丰收的场景。

"今年6月10日,棚室黄瓜撤架后,我在县果菌菜协会的扶持下栽培了1分地鲜菜姜,经过精心管理和培育,今年菜姜喜获丰收"。平泉县郑杖子村3组农民宋英山高兴地说。
据了解,姜,姜科姜属植物,也称"生姜",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根茎鲜品或干品可以作为调味品,经过炮制可作为中药材,具有保肝护肝、抗氧化和抗癌等功能,是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常用调味品。姜的栽培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域,但在北方地区因气侯的原因很少栽培。

2012年,平泉县科学技术协会认真实施"科普兴农"战略,在抓好科普推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类协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在发展蔬菜产业上,该县科协为避免"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的发生,协调县果菜菌协会充分利用蔬菜种植户第一季蔬菜休眠期进行栽种菜姜,实现北方"一年三菜"的种植模式。

实行统一供种、产前培训示范、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回收销售等举措,切实提高了农民抗风险的能力。
"今年,我们协会在县科协和农牧局的领导和协调下,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土壤、温度测试下,利用温室大棚试种上10亩菜姜。平均亩产6至7千斤,最高可达1万斤,实现了设施大棚周年生产。明年,我们准备发展种植菜姜示范基地100亩,后年准备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平泉县果菜菌协会会长王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