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与老师都应该了解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14、15岁,到17、18岁可称为青年早期,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育已达到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年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来说,身心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应该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这个时期,由于性的成熟,青少年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体验,滋生了对于异性的渴望。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因此高中阶段,两性产生相互吸引,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反应与心理的需求,那么作为家长与老师,我们了解到这个特点,就应该换位思考,以平等的角度来与早恋的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客观合理分析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首先,我们应该先要了解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恋爱导致学习时间太少吗?大部分家长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主观的认定,小孩恋爱了,肯定会浪费很多学习的时间所以才导致的学习下滑。

甚至很多家长在沟通这个问题的时候,不问清楚孩子内心的想法,学习上的困惑,就简单下定义去批评孩子。这种做法会导致几种后果:1.因为不尊重他(她),你会失去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契机。2.过多的指责和干涉,会强化孩子对于恋爱感觉上的认知,更加坚决的把恋爱之路进行到底。

3.家长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会让孩子在学习下滑的同时,又增加了其它的困惑和苦恼,就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和父母矛盾。4.父母功利性的观点,认为只要成绩不下滑,就甩手不管,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
三、健全高中生的恋爱心理与性心理的知识。根据我们的心理咨询了解到的是,有的高中生在初中甚至更小就已经懵懵懂懂的经历过了一场“早恋”。为什么对于这个“早恋”打上引号,是因为他们大部分是不知道什么叫恋爱的?单纯的因为一种喜欢或者快乐的情绪,就认为是恋爱关系。
这样他们会下一种错误的定论:“我已经恋爱过了”。高中阶段是健全孩子恋爱心理与性知识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很多学生表现出来独立、成熟,但是他们的内心又是非常的孤独和迷茫的。尽早的介入与宣传,会让很多孩子理解和学习如何规划好高中的的生活。
四、对于高中生的“恋爱”不轻易下结论,合理沟通,解决冲突。高中生身心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水平,他们自己认为已经很成熟并且能够处理好生活与学习的很多事情。这个时候,最好就是尊重与理解他们的恋爱的动机与过程,但是对于他们的关系可以不承认,也不否认。
这种方法是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去处理好面对的问题,把父母与孩子的矛盾降低,大家可以一起来综合分析、判断该问题。最终的共同协商的结果应该是学习与恋爱的主次问题,如果有了矛盾应该怎么处理。
五、亲子关系的建立应该优于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我认为好的亲子的关系的建立是首要的,你与孩子之间是否沟通顺畅?你是否懂得孩子内心的世界?你是否懂得他(她)这个年纪最需要的是什么?碰到了问题你们是单方面下命令?还是双方一起来面对困境,有效解决好问题?等等,很多家长会忽略这一点,盲目甚至会有点强势的去干预孩子的问题,我认为这对于后期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人格健全不利。
因此,家长与其焦虑于孩子的早恋问题,还不如先建立一个和谐、平等、良好的亲子关系,我想每个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会碰到困难和问题,好的亲子关系会让一家人共同来面对,共同成长。
教育无他,爱以榜样。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