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常年不发燒不奇怪,因為有人終生或幾乎終生不會發烧的。
根據我几十年來业余的探究,我認為人有三種天生的体性:一种是熱性,一种是寒性,再一种是中性。熱性的人幾乎不能吃熱性食物,吃多兩次就上火,再吃就“燃燒起來”了;寒性的人吃燒烤之類跟吃飯一樣,何無感覺,只是吃多了寒涼食物就會不舒服;中性的人呢,可以“左右逢迎”,有點儿“天不怕地不怕”。這些現象只要有心去考察,就知道不是信口开河的。

正常人會發烧發热的原因只有一种:體內的血液与气体和“各个行政部門”的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為什麼會上升?這道理比較簡單。首先,人体是有[意識积存功能和被積存功能];意識积存功能是正向的,而[被积存功能]是反向的。

江河水在夏天太陽的熱光照得時間长了,那水溫就絕對比冬天的水温高;如果是冬天的太陽照射江立可水的話,這水溫永遠也不會比夏天的水溫高。雖然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類,都具有天生的散熱功能,但同時也有聚热功能。

當聚热的熱量大于散熱的熱量時,這时候就出現了[積聚]。傳統的中國医學把人的较嚴重的發燒病机称為:积熱,俗稱为[久积的熱气]。我這個家伙青少年時期,每年秋冬交替時,一定就發燒,也一定要五六七天才會複常,不吃凉茶的话就會被燒死。有經驗的中医说,這是久積的熱。

我記事起,我就知道我父親到八十多歲死前,從來沒有發过一次燒。所以,我沒見過他请過“发燒假”。這也許跟他決不吃上火的食物有關——我就老喜歡吃上火的食物,因為香呀!
有人天生不易发燒發热,有人是人為的不让自己發燒。
最容易发烧發热的就是小朋友了,因為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中意吃的就一定要吃,而不少做父母的巴不得自己的子女能吃——多吃长得快嘛!然而,其中就偏偏有吃来吃去也不會發热的小朋友。所以,我羨慕他們,羨慕他們可以時常去麥當勞、肯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