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9月20日是第27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定期口腔检查,远离口腔疾病"。为了了解我市居民口腔健康状况,记者昨日分别采访了来自市疾控中心及市第一医院的相关专家。
中小学生恒牙龋患率达14.04%

年轻人阻生齿患病率增加明显
记者了解到,为掌握全市中小学生的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去年9月至今年6月间,市疾控中心面向南湖区、经开区的所有中小学校以及其他县(市、区)的点测学校(共计75所学校)的83018名学生进行了健康状况的综合监测。统计显示,患有恒牙龋齿的共计11654人,恒牙龋患率达14.04%。其中,小学生恒牙龋患率为9.62%,初中生为16.37%,高中生的恒牙龋患率最高,达到了21.77%。

"儿童、青少年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糖分摄入量的提高增加了患龋齿的可能性。一旦患上龋齿,牙齿的咀嚼功能就会大大下降,影响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此外,龋坏还可波及牙髓(牙神经),导致牙髓炎症或根尖炎症。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失牙,严重影响美观。"疾控专家表示。

除了常见的龋齿外,在我市的市民还有哪些口腔疾病较为常见?记者也从市第一医院方面了解了情况。据该院口腔科副主任蒲恩泽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精细化趋势明显,外加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主动来院接受口腔检查的人数总量每年都在增加。
其中,食物精细化带来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是,在20岁上下的年轻人群中阻生齿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阻生齿不仅会引发牙周炎、冠周炎等口腔疾病,严重的还会引发间隙感染。"蒲恩泽医生建议,这样的年轻人一旦发现有阻生齿的发展倾向时,就应提早来医院检查完成预防性的拔牙,以免对其他正常生长的牙齿带来不良影响。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不容忽视
各年龄段的最佳检查频率有讲究
据市疾控专家介绍,口腔常见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多为缓慢发生的,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等到开始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很多牙病已经发展到了疾病的中晚期。因此,市民除了在平时生活中要努力做到少吃糖、少喝碳酸饮料,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外,更应做到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据了解,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不仅能够早期发现口腔疾病并给予及时的针对性治疗,也可以方便医生根据具体的口腔健康状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定期口腔健康检查,还可以方便医生通过口腔表征发现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疗。
至于各个年龄段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的最佳频率也各有不同。对于儿童来说,第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应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也就是儿童1岁内进行,主要是检查儿童乳牙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指导并建立儿童的口腔健康档案。
在1岁之后,则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常规的口腔健康检查;中青年可以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老年人因为口腔自我修复能力减弱,最好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此外,孕妇的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也与胎儿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因此,女性在计划怀孕时就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疾病或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