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内出现蛋白叫做蛋白尿,也叫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全身性疾病也可出现蛋白尿。

尿蛋白并非都是病态的,它有功能性尿蛋白和病理性尿蛋白弱阳性之分。功能性尿蛋白也称生理性尿蛋白,是指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尿蛋白。多见于青年人中,在剧烈运动、发热、高温、受寒、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而使蛋白大量“漏网”。

一些正常孕妇尿中蛋白也可有轻度增加,这与体位和肾流量加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关。功能性尿蛋白在诱因解除后便会自行消失。又称为可逆性尿蛋白或一过性尿蛋白弱阳性。
而病理性尿蛋白会因为有急性肾炎或者尿路感染合并尿蛋白弱阳性,原发病好转后尿蛋白也会转阴,另外有的留尿时混入分泌物也可以尿蛋白弱阳性,可反复多次留尿排除。除了这些以外,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也可以化验尿蛋白弱阳性,这种症状就要再检查。

因此,在尿检中,尿蛋白一个加号一个减号表是弱阳性,指尿中仅发现微量蛋白。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弱阳性的临床意义并不大,属于病情比较轻的,多数是正常的无需担心。如果检查是病理性的尿蛋白弱阳性就需要进行再次检查和治疗。
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痛风5-10年以上者应至少每年化验一次尿常规。注意尽量避免可能导致肾损害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和不明成分中药。如必要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日常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经常熬夜,不要吸烟喝酒,注意要有一定量的体育运动,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