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朵的外耳道内皮肤上的耵聍腺分泌出来的物质就是我们常说的耳屎,其实也称为耵聍,形状为片状,颜色多为黄色,经常会附在外耳壁上。
很多人对耳屎是比较嫌弃的,认为耳屎是人体的排泄物,所以很多人喜欢经常掏耳朵,认为耳屎多了会使得听力堵塞,这种做法虽然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正确,因为耳屎多了确实会影响听力,但是影响的效果并不会很大,因为耳朵却是可以对外耳道有保护功效,可以防止水和昆虫进入耳朵。

并且耳屎包含的腺体分泌物和免疫蛋白,可以抑制细菌生长。不仅如此耳屎也会自我完成排除体外的过程,主要通过人的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到体外,对耳部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

如果耳屎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突然大量的增加,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了,这非常有可能是身体在发出健康的危机信号,那么究竟哪些疾病会发出这些信号呢? 1、中耳炎
可引发耳朵的外耳道出现乳头状瘤,会有大量的霉菌产生,容易使得这些细菌带入外耳道,致使外耳道发痒,也会增加耳屎,甚至出现黄色液体流出,所以在中耳炎初期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耳屎增加和轻微的疼痛出现,一定要引起重视,不然可能会造成很多的遗憾。

2、外耳道的皮肤发生充血
耳朵让我们听到了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融入那么多的声音,我们的耳朵本该是比较强大的额,可是我们的耳朵就是那么的脆弱,尤其是外耳道,经常会受到细菌的感染引起外耳道的充血,而外耳道的皮肤长时间的慢性充血会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耳屎便渐渐增加。

3、耵聍栓塞
在外耳道中有软骨部皮肤,在皮肤当中有耵聍腺,其分泌物称为耵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耳屎,如果在外耳道中的耳屎量增加,颜色经常为棕色,有些比较坚硬,而有些比较柔软,并且和外耳道壁紧密相贴,缓慢聚成团,长时间的如此就会堵塞整个外耳道,同时伴有耳闷、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
4、咽喉疾病
都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因为牙疼的时候会伴有牙龈的发炎,严重的时候会发生肿胀,这个时候的疼痛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耳朵,尤其是耳根部位也会有炎症的症状出现,不仅牙龈发炎,还有很多的其他疾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